小额股票质押配资 53年乔冠华醉酒对李克农出言不逊,李克农:眼里没几个人要吃大亏
专业级网上交易平台
发布日期:2024-10-12 22:57 点击次数:92
厦门钨业融资融券信息显示,融资方面,当日融资买入2263.41万元,融资偿还2308.96万元,融资净偿还45.56万元。融券方面,融券卖出2000.0股,融券偿还3600.0股,融券余量37.26万股,融券余额631.95万元。融资融券余额9.07亿元。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:
“砰!砰!”
随着两声酒杯在地上摔碎的声音,众人的目光顿时都集中在了乔冠华的身上。只见乔冠华醉醺醺地站起身来,周围的同志都劝他回去休息,结果乔冠华却推开大家准备搀扶他的手:
“我辛辛苦苦地给毛主席的报告,都老头子一个人签名!”
“队长”和“指导员”
1950年5月,一份关于李克农病情的报告,摆上了毛主席的办公桌,上面有周总理的亲笔批注,希望毛主席指示李克农立即停止工作,住院接受治疗。可就在此时,太平洋西北角上爆发了朝鲜战争。
当时金日成对于战争的形势过于乐观,早早给中国领导人打了招呼,说估计8月份就能完成解放朝鲜国土的任务。周总理立刻召集李克农、乔冠华等人开会,征询他们对朝鲜战争的看法。
李克农坦率表示,从人民军的战斗力来说,打李承晚的军队不成问题,但现在美国加入其中,朝鲜战争恐怕很难这么快就结束。
不出李克农所料,在美国的操纵下,15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,人民军主力部队被迫后撤,命运危在旦夕。
应朝鲜方面的邀请,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,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。在近一年的时间里,中朝军队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,团结一致将美李军队赶到了三八线附近。
战争态势的根本性扭转,让停战谈判成为了可能。而李克农以一位老情报工作者的特有预感,察觉到距离自己上台“唱戏”的日子不远了。
1951年6月,毛主席在中南海召见了李克农。一见面,毛主席就直截了当地对李克农说,自己点了他的将,让他去开城坐镇。李克农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,但还是如实反映了自己的病情。
“还是你去吧。”毛主席思考片刻后,作出了最后的决定。
对于谈判人员的安排,周总理也有考虑。虽然李克农是谈判的总代表,但不可能事无巨细考虑到所有的事情,一些具体问题还是需要其他同志的协助。所以,周总理想到了自己非常熟悉、对国际问题钻研精到的乔冠华。
在朝鲜战争爆发后,我国政府诉诸联合国,抗议美国政府的非法行径,要求联合国促使联合国军从朝鲜撤退。按照联合国规定,安理会在讨论有争端的问题时,应当邀请有关的当事国参加讨论,因此,中央决定派伍修权和乔冠华作为代表,率团 前往联合国。
9位新中国的外交官,正气凛然地踏上了美国的土地,一时间成了美国的特大新闻。不少报纸都用很大的篇幅,介绍中国代表团的情况。
联合国政治安全委员会开始后,伍修权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,发表了长篇讲话,控诉了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行径。这是中美第一次大论战,整个大厅里都回荡着中国人民理直气壮的正义声音,批驳美国为侵占台湾制造的种种错误百出的借口。
就在伍修权发言和答辩过程中,作为顾问的乔冠华不时递上小纸条,或在伍修权耳边轻声细语地讲上几句。在伍修权讲话之后,中方将事先已经译成英文的发言稿和资料,一一分发给各国记者。而这些文字材料,大部分都出自乔冠华的手笔。
这一次联合国之行,中国代表团虽然在美国的阻挠下没有圆满成功,但乔冠华和代表团都忠实履行了中央交付的任务,乔冠华也在外交场合初露头角。
按照周总理的设想,李克农负责谈判代表团的整个工作,直接与毛主席和周总理联系,而乔冠华则作为李克农的助手,根据李克农和中央的指示,撰写谈判发言稿、备忘录等,同时起草向中央的请示报告。
周总理的这一设想,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,并很快批准。在出发前,毛主席专门接见了李克农和乔冠华,并与他们进行了长谈。周总理也对他们二人作了指示,还意味深长地送给他们一句话:
“行于所当行,止于所不可不止。”
谈判代表团从北京前门火车站出发,乘坐的火车包厢是当年慈禧太后出行的“御辇”。虽然车厢内的装修已经有些破旧,但还是能够看出当年的非凡气派。一路上,李克农都和乔冠华开着玩笑:
“老乔,慈禧太后也想不到,咱们敢坐她的‘御辇’哦!”
李克农、乔冠华入朝的第一天,就见到了金日成。经过和朝鲜方面协商,李克农担任中朝代表团团长,乔冠华协助他工作。为了安全起见,大家称呼李克农为“队长”,乔冠华为“指导员”,他们二人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对外公布的谈判名单之中。
停战谈判的首次接触是联络官会议,可当时交战双方并没有礼尚往来,如何及时通知对方,而又不失身份呢?乔冠华灵机一动,让记者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报纸上,让对方知道会议的时间和地点,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谈判和代表团驻地设在开城西北部的来凤庄,李克农和乔冠华率团进驻之后,立即开始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,直到满意为止。至此,中朝代表团正式开始运作,平时鲜为人知的来凤庄,也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。
“临阵不换将!”
1951年7月10日,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正式在来凤庄举行。但谈判初期的美韩毫无诚意,想尽办法寻找机会破坏谈判。
当时谈判地点的安全以及美韩代表团进入我方控制区的安全,全部都是中朝方面负责。新调任的朝鲜开城中立区军事警察排长姚庆祥,亲自率领一个排在板门店一带负责警戒巡逻,保卫中立区和各方代表的安全。
姚庆祥刚到板门店的时候,住的是草棚或土洞,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,水也喝不上,但姚庆祥牢记党的教导,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,进入老百姓的家里,都按照朝鲜的习俗举起手来表示尊敬,因此当地的群众都将姚庆祥当成家人一样看待。
在谈判进行了一个多月后,姚庆祥接到上级指示,说敌人想找借口破坏谈判,让他们提高警惕。深夜,姚庆祥带领一个班冒雨赶往板门店,之后又赶到连里汇报工作。
就在这个时候,美韩派出30名武装人员偷偷侵入中立区,整夜埋伏在路上寻找机会。天快亮的时候,姚庆祥从连部出来,朝驻扎的营地走去,忽然一声枪响落在了班长的身边。
“这里是中立区,不能随便打枪,要打就要等敌人进入腹心地区,并把敌人捉到手,让敌人无法抵赖,否则敌人就会造谣。”姚庆祥一边朝着枪响的地方走去,一边叮嘱战士们。
就在姚庆祥指挥班长控制高地,防止敌人迂回的时候,一个战士高喊发现了敌人。结果话音未落,一阵密集的子弹就射了过来,姚庆祥应声倒地。战士们急忙跑到姚庆祥身边,想要将他扶起来,结果姚庆祥坚决要求不要管他,让战士们绝不能让美李破坏停战谈判。
就在大家奉命前去寻找巡逻组监视敌人之后,敌人一边打枪一边朝姚庆祥围去。姚庆祥从昏迷中醒来后,猛然起身与敌人搏斗。这时敌人发现志愿军的巡逻组赶到,急忙朝姚庆祥头部连射两枪,还抢走了手枪、衣帽和鞋子。
为了保卫和平事业,年仅22岁的姚庆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
事情发生后,中方提出了强烈抗议,志愿军为姚庆祥举行了追悼大会。灵堂布置完毕后,李克农和乔冠华到现场检查时,发现现场的挽联虽然很多,但都没能表达出人民的愤慨之情,因此李克农请乔冠华重写一副更为醒目的挽联。
乔冠华应声答应,紧锁着眉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很快想到了一副挽联:“世人皆知李奇微,举国同悲姚庆祥。”李克农听罢连声称好,立刻让人去布置。
在悲痛的哀乐声中,姚庆祥追悼会开始了,各界人士和各国的新闻记者纷纷前来参加,乔冠华的那一副挽联也不胫而走,使美国侵略者在道义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。
但美韩并没有因此而收敛,在8月22日的深夜,美国飞机非法进入开城中立区上空,以中朝代表团住所为目标进行轰炸和扫射。金日成、彭德怀两位将军联名向李奇微提出强烈抗议,并宣布会议停止,以待对方作负责处理。
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,让原本身体抱恙的李克农,健康状况每况愈下,尤其在冬季来临之后,李克农的哮喘更加严重,经常大口大口地喘气,有的时候甚至失去知觉。
虽然李克农没有将自己的身体情况上报中央,但却没能瞒住毛主席和周总理。出于对李克农身体的考虑,中央决定让伍修权去朝鲜替换他,让他回国休息治疗。
“临阵不换将!”李克农喘了一口气,一字一顿地对伍修权说道。
对于乔冠华的性格,在来到朝鲜的这段日子里,李克农已经有所了解。在工作能力上,乔冠华的确无可替代,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,张口便是妙语连珠,但也正是这样的优点,让乔冠华高傲自负,不拘陈规。
很早时候李克农就知道,由于乔冠华这样的性格,伍修权并不能真正领导他,当年在联合国的时候,乔冠华虽然是伍修权的顾问,但伍修权反倒要受制于乔冠华,工作上也发生过一些不愉快。所以李克农既不想让伍修权为难,也不想耽误眼下的工作。
如果现在中途换人,不但一些工作都需要从头做起,而且对整个谈判工作也十分不利,更不利于代表团内部的团结,因此李克农建议在自己尚能坚持的情况下,不马上换人。
其实李克农有的时候也会感觉到和乔冠华难相处,但李克农从不当着人的面指责乔冠华,也不允许部下议论乔冠华的长短。在李克农看来,一个人有长处必定会有短处,而缺点往往都是优点造成的。
因此李克农和伍修权商量,让伍修权先留在朝鲜,具体的谈判工作仍由李克农负责,而伍修权则趁此机会了解一些谈判的情况。在开城待了一段时间后,伍修权见李克农的病情逐渐减轻,身体情况也有所恢复,便返回了祖国。
“你眼里没有几个人,要吃大亏的”
停战谈判中断后,美韩军队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,妄图在谈判桌上获得主动权。结果15万兵力在战斗中覆灭,美韩不得不选择重新回到谈判桌前。
谈判地点从来凤庄迁到板门店继续进行后,有人估计这一次有可能达成停战协议了。但乔冠华对此却不以为然,他以自己丰富的国际问题经验,给代表团成员作了详细的分析,猜测美韩将在战俘问题上做文章。
不出乔冠华所料,谈判重新开始没多久,美韩谈判代表就开始在“战俘问题”上大做文章,停战谈判再次受到很大的阻碍。经过五十多次的争论,双方在战俘问题上对峙的局面非但没有消除,反而越来越僵。
为了打破僵局,李克农和乔冠华带领参谋人员反复研究,提出了新的遣返战俘方案。针对这一方案,美韩代表经过多次研究讨论,最后不得不在原则上表示同意。
就在双方讨论战俘问题期间,美方一方面讨价还价,一方面在巨济岛迫害志愿军被俘官兵。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,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抗议浪潮,华盛顿也遭受到了冲击。
中朝代表团立即决定抓住这个有利时机,向对方发起新的进攻。那一段时间,代表团每天开分析会开到深夜,会上大家自由发言,分析对方明天可能会提出的问题,我们该如何应答,最后由秘书处的同志整理,经李克农过目,连夜向上级汇报。
待上级答复后,将所有的问题打印成文,参加谈判的代表每人一份。无论对方提出怎样的问题,代表们都能有条不紊地给予答复。
每次开分析会的时候,乔冠华总会在身边放一瓶茅台酒,说到高兴的时候就喝一口。这是乔冠华平时的一大嗜好,有一次乔冠华不小心喝醉了,李克农看到后直摇头:“这可不行,在外交场合要误事的。”
就这样,朝鲜停战谈判谈谈停停,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,终于取得了胜利。
1953年7月,签字仪式在板门店新修建的大厅举行。当天下午,彭德怀来到开城来凤庄,准备参加第二天的签字仪式。这一天,李克农早早起床刮干净胡子,舒展的眉结透露出难以掩盖的轻松和兴奋。
当天上午9点,彭德怀在李克农的陪同下,一步一步走上台阶,走进了签字大厅,拿起毛笔在停战协定文本上,签下了“彭德怀”三个大字。
谈判签字后不久就是中秋节,大家都很轻松,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。结果乔冠华就在席间喝醉了酒,不但直呼李克农是“老头子”,还对李克农出言不逊。
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北京,周总理狠狠批评了乔冠华,还要求乔冠华写检查,给李克农赔礼道歉。其实乔冠华酒醒之后,也意识到自己做的太过分,毕竟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,他和李克农配合默契,也看到了李克农的出众之处,是自己难以企及的。
刚到朝鲜的时候,中朝方面的首席代表南日将军,由于上过大学,又上过军事院校,刚开始有些看不起中国的代表。而乔冠华向来不让别人改自己的稿子,因此两人发生了一些争执。
李克农在工作之余,分别找南日和乔冠华谈话,让这两位性格相近的人不久便握手言欢。后来在谈判最紧张的时刻,乔冠华和南日的关系相当好,一直到谈判结束,两个人的配合都十分默契。
1952年谈判中断之后,会场的冷冷清清让代表们的思乡之情开始蔓延,日夜盼望着外交部派信使来送文件、信件,以解对家乡的思念。有一次,周总理安排乔冠华的妻子当信使来到朝鲜,李克农见状便给北京拍电报,让代表们的妻子都来朝鲜探亲,来不了的也要捎信带话。
这样的做法让冷清的驻地顿时变得热闹起来,大家纷纷赞扬周总理和李克农,说学不来他们的工作细致,连这么小的事情都能考虑到。
当乔冠华找到李克农,当面承认错误的时候,李克农只是平静地说:“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,你眼里没有几个人,要吃大亏的。”后来,李克农又向周总理求情,希望不要处分乔冠华。
1962年李克农病逝之后,乔冠华才得知李克农为自己求情这件事。后来每当提起李克农,乔冠华总是动情地说:
“李克农对我这么宽宏大量,我深受感动,我写检讨是出自真心的。”
参考文献:
[1]伍修权著. 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1950.1-1958.10. 北京:世界知识出版社, 1983.11.
[2]徐林祥,朱玉著. 李克农传. 合肥:安徽人民出版社, 2003.04.
[3]罗银胜著. 乔冠华传. 北京:文化艺术出版社, 2012.06.
[4]董保存小额股票质押配资,马祥林主编. 将帅儿女谈将帅. 郑州:河南人民出版社, 1997.08.
Powered by 联华证券_网上炒股杠杆_专业级网上交易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